全球能源市场波澜再起,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与内部调整中寻求新的平衡点。
10月的
俄罗斯能源领域笼罩在西方新一轮制裁的阴影下。欧盟第19轮制裁首次针对
俄罗斯天然气行业,特别是
液化天然气(LNG),标志着俄欧能源关系进一步破裂。
与此同时,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发出警告,强行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排除在全球市场外,将导致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
01 天然气:制裁下的市场新格局
10月30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维罗纳欧亚经济论坛上,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董事长列昂尼德·米赫尔松发表了对当前能源形势的看法。
米赫尔松指出,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产量全球占比超过10%,将其从全球天然气供需平衡格局中剔除并不现实。
他强硬表示,西方这种强行排挤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行为,只会导致一个结果——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而最终为此买单的将是欧洲消费者。
这一警告发布之际,欧盟成员国已于10月23日正式批准了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其中包含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口禁令。
根据规定,该禁令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短期合同在六个月后结束,长期合约则从2027年1月1日起停止。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揭示了欧洲能源供应结构的重大变化。
今年前三季度,美国对欧洲液化天然气出口量暴增60%,美国液化天然气已占欧洲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的60%,超越俄罗斯成为欧洲第一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
02 煤炭:稳产下的出口困境
根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10月2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1-9月,
俄罗斯煤炭产量累计为3.14亿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仅微增0.1%。
细分数据揭示了不同煤种的产量变化:
- 炼焦煤产量7530万吨,同比下降9.1%;
- 其他烟煤(非炼焦烟煤)1.52亿吨,同比增长3.2%;
- 无烟煤产量为1540万吨,同比下降6.6%;
- 褐煤产量7140万吨,同比增长6.2%。
9月份单月数据显示,俄罗斯煤炭产量为3450万吨,同比下降1.1%,但环比增长9.0%。
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德米特里·伊斯拉莫夫在“俄罗斯能源周”上向记者宣布,2025年俄罗斯煤炭产量预计将保持2024年的水平。
伊斯拉莫夫解释称,各地区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地区依靠国内市场复苏,有些地区依靠出口复苏。
出口方面,伊斯拉莫夫透露,今年前9个月,俄罗斯煤炭出口量达1.57亿吨,同比增长5.5%。预计到2025年底,全年煤炭出口量将达到2.04亿吨至2.05亿吨。
这一数据若达成,将超过2024年1.962亿吨的出口水平。
然而,市场分析机构CCA Analysis的预测则相对悲观,认为未来几年俄罗斯煤炭出口难以实现显著增长,行业正面临结构性挑战与外部压力。
据其预测,到2025年,俄罗斯煤炭出口量预计降至1.94亿吨,较此前下降100万吨。
03 石油:出口跌至冲突后最低点
10月
俄罗斯石油产品出口遭遇重创。根据Vortexa提供的数据,本月前26天俄罗斯海运石油产品日均出口量为189万桶,为至少自2022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下滑对莫斯科维持稳定能源收入的努力构成打击。
导致石油产品出口下降的原因复杂多样:
- 炼油厂停产与西方制裁收紧共同冲击了俄罗斯的能源贸易。
- 波罗的海港口在乌斯季-卢加(Ust-Luga)出口枢纽遭袭后受到影响。
- 近期该地区的不利天气状况也可能影响了港口运作。
尽管柴油出口略有上升,但石脑油和燃料油装船量疲软,拖累了整体流量。
乌斯季-卢加终端负责超过60%的此类俄罗斯出口,其遇袭对俄罗斯石油产品出口造成了显著影响。
最新一轮针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的限制措施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迫使贸易商在11月21日美国制裁生效最后期限之前调整支付路线和航行时间。
04 能源主权:普京的战略回应
面对西方制裁的持续压力,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0月16日出席“俄罗斯能源周”论坛时提出了 “全面能源主权” 的战略目标。
普京表示,俄罗斯需要积极寻求从能源设备购买者向技术引领者转变,在国家层面建立从资源开采、加工到成品运输的“全面能源主权”。
他强调,俄方正努力实现能源领域的技术领先,并呼吁能源生产国之间开展不受制裁和外部压力影响的全面技术合作。
普京指出,许多欧洲国家迫于政治压力拒绝购买俄能源,但俄罗斯依然是全球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生产大国。
他宣称,俄罗斯计划巩固在全球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发展伙伴关系来建立公平和可持续的全球能源发展模式。
---
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构。
随着美国液化天然气在欧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以及俄罗斯传统能源贸易路线的转变,全球能源供应链正在重塑。
普京倡导的“全面能源主权”战略能否帮助俄罗斯能源行业顶住压力,找到新的增长点,将决定俄罗斯未来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地位。